在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的今天,电池作为车辆的核心部件,其生产日期和使用寿命备受关注。了解电池的生产日期,能帮助我们判断电池的新旧程度;而清楚电池的使用寿命,则能让我们提前规划车辆的使用和维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日期的查看方法以及使用年限的相关知识。
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日期怎么看?电池能用几年?答案全在这!
一、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日期查看攻略
(一)常规查看途径
车辆合格证:车辆合格证是车辆出厂时的重要凭证,上面详细列明了车辆的各项参数和配置,其中就包括电池的供应商信息。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消费者务必仔细查看车辆合格证,从中获取电池的制造商、型号等关键信息,这是了解电池基本情况的重要依据。 工信部官网查询:工信部作为我国汽车行业的监管部门,其官网上设有完善的车辆信息查询系统。消费者只需通过车辆的整车型号信息,就能在官网上查询到该车型的备案信息,其中涵盖了储能装置(电池)的种类和供应商等详细内容。这种方法适用于想要深入了解车辆储能装置详细信息的用户,操作相对简单,信息准确可靠。 专业工具或服务:对于需要更详细电池信息的用户,可以借助专业的工具或服务进行查询。例如,搜索【安稳查车况】,在底部菜单栏找到【新能源电池报告】入口,输入车辆的识别代码或车架号,就能快速查询到该车型的详细电池包信息,包括品牌、容量、续航里程、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这种方法方便快捷,适用于大多数消费者,尤其适合那些对电池信息有较高要求的用户。展开剩余79%4.车辆铭牌:每辆汽车都有铭牌,上面标明了车辆的品牌、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信息。通过铭牌上的整车型号,消费者可以在汽车公示信息中查询到该车型所使用的电池品牌及容量。此外,一些车型的机械钥匙上的小名牌上也会标有电池品牌信息,这也是一种简单且直接的查看方法。
(二)电池本身查看方法
电池标识与编码:电池标识通常位于电池外壳,若标识上没有直接显示生产日期,可查看编码。编码一般位于电池正或背面标签,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其中部分数字代表生产年份和月份。例如,有些厂家采用简单的数字编码,如“180915”,清晰地表示该电池是2018年9月15日生产的;而大部分厂家使用复杂的批号,这就需要按照其特定规则去解读。不同生产厂家对于电池生产日期的编码方法存在一定差异,消费者需要仔细辨别。 电池标签代码:阅读电池标签代码也能获取生产日期信息。有些电瓶生产厂家会在电瓶本体的侧面或底部刻有生产日期的钢印,例如“201906”,很明显表明该电瓶是2019年6月生产的。另外,电瓶上的序列号通常刻在电瓶的底部或者侧面,每个厂家都有独特的序列号规则,通过序列号中的部分数字和字母就能得知电瓶的生产日期。比如有些厂家的序列号中,最后一位或几位代表生产年份,其他部分代表生产周数。要是通过上述方法都无法确定电瓶的生产日期,不妨尝试联系电瓶的制造商,提供序列号等信息来获取准确的生产日期。 电池箱标注:一些汽车制造商会在电池箱上标注生产日期,可能是完整日期或数字组合。消费者在检查电池时,可以留意电池箱上的标注信息,这也是获取电池生产日期的一种途径。(三)特殊品牌查看示例
以天能电池为例,经典老款天能电池生产日期的线索隐藏在电池代码前6位数字中,如180311就暗示着这款电池诞生于2018年3月11日。而新款天能电池的规则略有变化,它们的前5位数字蕴藏着日期的秘密,例如,代码20719代表的是2022年7月19日的制造日期。需要注意的是,代码中的第一个“2”并不代表2020,而是指2022年的开始。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消费者在购买天能电池时做出明智的决策,确保为爱车选择最新、质量优良的电池。
二、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年限解析
(一)理论寿命与循环寿命
核心公式: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其核心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由动力电池决定。整车寿命≈电池寿命,当电池性能衰减到原始容量的70% - 80%左右时,续航会大幅缩水,严重影响使用,此时整车的经济寿命往往也接近终点。衡量电池寿命的核心是循环寿命,一次完整“循环”指电池从100%用到0%再充满。日常多为浅充浅放,比如用掉50%电量再充满,算0.5次循环;再用50%充满,累计完成一次循环。通过理论可用总续航里程≈新车标定续航×电池循环寿命这个公式,可以估算爱车的理论总里程。例如,新车标定续航500公里,电池标称循环寿命2500次,理论总里程≈500公里×2500次 = 1,250,000公里,这个数字非常惊人,但只是理论最大值。 电池类型差异:市面上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有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强、成本低且循环寿命长,可达2000次以上;而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但热稳定性欠佳,循环寿命在1000次左右。按照每天充电一次计算,磷酸铁锂电池的理论使用寿命可达5年以上,三元锂电池则为3年左右。不过,这只是理论值,实际使用中,电池寿命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二)实际使用中的“折扣”因素
实际续航打折:厂家标称续航通常在理想条件下测得,实际驾驶受路况、驾驶习惯、空调暖气等影响,实际续航往往只有标称的7折、8折甚至更低。假设保守按8折算,每次循环实际可用约400公里(以新车标定续航500公里为例)。 循环深度:日常浅充浅放(比如在20% - 80%电量区间使用),反而比每次都深度放电更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实际循环次数。良好的使用习惯能让电池用得更久。 温度影响:持续高温(如暴晒)会加速电池老化,严寒则降低电池活性,缩减续航,低温充电也可能带来压力。长期处于极端温度环境会缩短电池寿命。 时间因素:即使很少开车,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也会随时间自然分解、活性下降,这叫日历寿命。通常动力电池日历寿命在10年到15年左右,时间久了,性能自然衰减。(三)更贴近现实的估算
考虑上述“折扣”因素,更现实可用总里程≈(新车标定续航×续航折扣系数)×(电池循环寿命×使用习惯系数)。即使再保守些,几十万公里也轻松达到。更重要的是时间维度,日历寿命10 - 15年。普通家庭一年开1 - 2万公里,10年才10 - 20万公里,远未到电池循环极限,时间老化往往先于里程成为主要限制。
(四)质保与维修情况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厂家都提供电池质保服务,一般为8年或15万公里。在质保期内,如果电池容量衰减超过20%,可以免费更换电池。此外,差不多一半的电池问题都能通过电池均衡修复搞定,只要1 - 2千块钱;40%的问题可能需要换电芯或模组,也就几千块;真要换整个电池包的话,现在一度电的维修价大概1500元(比如60度电池包差不多9万)。
三、总结与建议
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日期的查看方法多样,消费者可以通过车辆合格证、工信部官网、专业工具或服务以及电池本身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而在电池使用年限方面,虽然不同类型的电池理论寿命有所差异,但实际使用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要选择正规品牌和渠道,确保所购车辆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驾驶和充电习惯,注意对电池的保养,避免不良环境因素的损害,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展望未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有望实现商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相信在科技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将会越来越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环保。
发布于:河南省金港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